欢迎访问南京江宁区梅龙湖学校!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务管理>>小学教务>>教研组、备课组活动>> >> 正文

突出“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转型探索——梅龙湖学校小学部数学教研组二级培训

来源:| 作者:黄丽|发布时间:2020/11/23 9:50:42 |852次浏览


为了使教师们关注数学核心素养,研究适应学生“学”的方式,探索优化教师“教”的转型,为了研究如何发展学生的直观想象素养,低年级教研组9月30日在潭桥小学开展小学数学“图形的认识”(第一学段)教学专题研讨活动。

在低年段“图形的认识”教学研讨活动中,区教研员周善伟老师以四节图形认识课堂为例,提出了对几何图形教学的几点指导性的建议。

1.要交给学生获得概念的方法。小学生获得概念的方法主要是概念的形成,其过程是先从直观感知物体或借助模象直观获得感性认识,建立几何图形的感性形象,然后再经过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感知表象概念”的过程。比如《长方形与正方形》,这节课是在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具有初步概念的基础上安排的一个教学内容,教学可呈现长方形和正方形模具,让学生观察、比较,讨论、交流,得到两种图形的内在联系,从而归纳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具体的方法可采用:(1)分类;(2)找出特点;(3)验证结论。

2.要正确处理好表象感知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在小学阶段,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感性材料,让学生通过老师的教具演示,自己操作、建立知觉形象,增加对几何形体的初步认识,但作为教师,应该明白直观教学只是一种手段,不是最终的目的。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关键要抓好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通过看、量、触摸、摆等获得表象材料后,要组织学生互动交流、分析讨论,获得规律性的结论。

3.创建探究的问题情境以加强有效互动有需要,有兴趣才会有探究互动这一行为方式的产生,而创设探究的问题情境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因而教学时应结合教学内容设法为学生创设探究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现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4.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在走进课堂前,每个学生的头脑中都充满着各自不同的先前经验和积累,他们有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也想表达、诉说。这就要求教师新课程标准下要转变观念,让他们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机会,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当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也不能“放羊”,在学生说得不全、理解不够的地方,也要进行必要的引导。

在学校的教学研讨会中,王雅琦老师向大家传达了区数学教研室的要求。通过研讨、交流、分享会议精神,老师们知道教学方面的注意事项,教师在教学之前应认真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现有的认知水平,尤其是与新知识有联系的现有水平;了解他们心中所想、心中所感。在吃准、吃透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设计双重教学方案:备教学目标,更备学习目标;备教法,更要备学法;备教路,更备学路;备教师的活动,更备学生的活动。要实现课堂由教师主教到学生主学的转变

王雅琦 供稿)